近年来,英国商店的盗窃行为日益猖獗,令众多店主深感不满。为防止偷窃,不少商家开始采取各种措施加强防范。
然而,近日却有一位店主因为张贴“防盗标语”而被警方警告,要求其撤下相关标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发警示贴防止小偷行为不可吗?
罗伯·戴维斯 (Rob Davis)在北威尔士雷克瑟姆经营一家古董店,已经有五年多时间了。
59 岁的戴维斯先生说,一个月前,他发现自己因为盗窃而损失了几乎全部月收入,于是沮丧地挂出了这块招牌,但后来他惊讶地发现,警察来了
古董生意本来就利润不高,仅能勉强维持生计。而如今,他还频繁遭遇小偷,令他倍感无奈。一个月前,一次盗窃事件几乎让他损失了整个月的全部利润。
为应对越来越猖獗的盗窃行为,罗伯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在摆放古董的玻璃柜上贴出一张警示标语,写着:
“由于存在人渣小偷行窃行为,请寻求帮助打开柜子。”
他表示,警方未能处理之前的商店盗窃事件后,他开始将商品锁在柜子里
然而,几天后警察找上门,他吃惊了。据说,警察来到他的古董店竟要求他撕下这张标语。原因在于标语中使用了词语“scumbag”——中文意思可理解为”人渣”、“败类“——属于具有侮辱性、攻击性的语言。
“一名警察和一名太平洋岛民安全办公室工作人员进来了。他们说这个标语具有挑衅性,可能具有冒犯性。 当我问‘为什么?这会冒犯谁?’他们没有回答。“唯一会被‘人渣’这个词冒犯的人,就是那些想偷我东西的人渣!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简单的观点,简洁明了,除了那些想偷我东西的人之外,不会冒犯任何人。我甚至很有礼貌地在标语下方写了‘谢谢’。
经营这家商店已有五年的戴维斯先生表示,他的故事在社交媒体上曝光后,全国各地都纷纷表示支持
面对警方的警告,罗伯拒绝妥协,他说自己不会拆标语,他甚至还要换一个更大的,直接贴在商店门口。
他表示,标语一贴出来后就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许多店主们都表达了共鸣,他们都面临同样的困境:整个小镇的店铺几乎都遭遇过盗窃,甚至连咖啡馆也未能幸免。
让他们难以接受的是,警察的反应竟然是要他撤下标语,而不是帮助打击犯罪。他对媒体直言不讳:过去一年中,警方根本没有解决任何一起商店盗窃案。
“过去一年里,我抓到过五个商店偷窃的人。第一次报警后,警察把偷来的衬衫交给我,然后就把小偷给放了。现在我懒得举报他们了。我几乎每天都会遇到商店偷窃。如果一次被偷走价值200英镑的商品,那可能就是我整个月的利润了。”
他们告诉他,他们收到了关于该通知的投诉,通知上写道:“由于存在人渣入店行窃的情况,请寻求帮助打开柜子。”
罗伯先生还批评警方执法不力:“我缴纳了两笔税费,商业税和住宅税,其中一部分是用于支付警务服务的,但我却没有得到应该得到的保护。”
他最后对警察说:“你们只管做好你们该做的工作,你们是公务员。除非我做了什么违法的事情,否则请不要干涉我,也别来烦我。”
随后,罗伯先生的遭遇被曝光在社交媒体上,在全英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支持。
当地珠宝商布伦达·黑尔表示:“我支持他的做法,我们的顾客也支持。他现在成了全城热议的话题,盗窃是个大问题。”
相关报告称,由于企业不再依赖警方的帮助,每天有5万起商店盗窃事件未被举报。
BRC首席执行官海伦·迪金森 (Helen Dickinson) 表示:“许多零售商认为向警方报告事件毫无意义。”
不过,这些事情也引来了另外的声音。一些店主们也被警告,张贴这样有“侮辱性的”文字可能真的不太适合。特别是如果在橱窗上还张贴小偷照片,可能会违反数据保护法规。
丽莎评论
我们完全理解商家在频繁遭遇盗窃行为时的无奈与愤怒。然而,即便如此,商家是否可以在店内张贴将小偷称为“scumbags”(“败类”)的标语?这个问题仍需从法律和商业的角度仔细分析。即使商家针对的是确实存在的盗窃行为,在公开标语中使用“scumbags(败类)”这一带有侮辱性的词汇,依然存在法律与商业风险。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英国的诽谤法(Defamation)保护个人免受虚假或有损名誉的言论侵害。如果您在标语中使用“scumbag”来形容某个人,即便是暗指,也可能被认定为诽谤,特别是在对方可以被识别的情况下。即便所言属实,侮辱性措辞也可能使“事实”或“公共利益”等法律抗辩变得更加复杂。
根据1986年公共秩序法案(Public Order Act 1986),在公共场所使用“威胁性、侮辱性或辱骂性”的语言,若可能引起他人恐惧、骚扰或不安,可能构成违法。如果警方或地方政府认为标语内容具有攻击性或煽动性,例如使用“scumbags”等字眼,可能会要求商家撤除标语,甚至展开进一步调查。
此外,虽然出发点是为了防盗,但如果标语导致顾客被误认为是小偷,或对某一群体造成标签化与歧视,可能引发社会争议或投诉,增加法律与声誉风险。
从商业角度来看,使用“scumbags”此类措辞,可能给顾客留下不专业、粗暴的印象,破坏商店形象,甚至影响客户关系与顾客信任。此外,过于激烈的语言也可能激化现场矛盾,增加员工与顾客之间的对抗风险。在当前社交媒体高度活跃的环境下,这类标语一旦被拍照上传,极易引发网络争议,造成负面舆论,对品牌声誉造成长远影响。
那么,什么才是更为妥善的做法呢?商家确实可以在店铺或者门外挂上一些警示标语,但建议使用更专业的语言传达信息,例如:
“偷窃者将被依法处理。”(Shoplifters will be prosecu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本店对盗窃行为零容忍,发现者将报警处理。”(This store has zero tolerance for theft. All offenders will be reported to the police)
“店内有CCTV监控,所有盗窃行为将上报警方。”(CCTV in operation. All thefts will be reported to the police)
如果您在经营过程中遇到此类问题,欢迎随时联系丽莎律师行。我们的商业法律团队可为您提供专业法律建议,协助您妥善应对各种商业挑战,保障您的合法权益。
好的,今天的文章就到这边,如果您对于文章内容,或者其他英国法律方面,有任何疑问,都欢迎进一步咨询丽莎律师行。
任何英国税务方面的问题,也可以联系咨询丽莎会计行。
觉得丽莎的文章不错?请不要吝于点赞和转发!您的支持是丽莎继续前进的动力,我们将尽力为莎粉们提供最新最全的实用信息。
> 丽莎律师行 —— 最具国际化视野的英国华人律师行,专精于商业、房产、移民、家庭和诉讼法。<
丽莎律师行联络邮箱:info@lisaslaw.co.uk
联络电话:020 7928 0276
联络微信号:lisaslaw007
扫一扫,《丽莎知道》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