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粉们周三好!丽莎为大家整理了近期值得关注的英国移民快讯,本篇将涵盖的重点移民讯息有以下:
- 反移民舆情不好控制?英政府组建精英部队监控
- 访客签证1年180天停留时间属误传?到底咋回事?
- 英政府自查:入境许可被拒,程序不公可反馈
- 非法打工被抓,称做志愿者能免除罚款吗?
→反移民舆情不好控制?英政府组建精英部队监控
近期,由于庇护酒店的问题成为英国的热点社会话题,网络上再次爆发“反移民”声浪,甚至存在“极右翼团体”煽风点火的情况。
想了解更多的莎粉,欢迎查看丽莎往期内容:
割裂! 英政府叫嚣砍移民,增税! 却开放怀抱设4星庇护酒店?
因此,英国政府成立了一个新的精英警察小组,专门负责监控社交媒体上的信息。这个小组叫做“国家互联网情报调查小组”,由英国各地的警察调派人员组成。
简单来说,他们的任务是盯着互联网上的内容,尤其是那些可能引发社会冲突或者群体事件的内容,提前发现问题,提醒地方警察注意和应对。
这个新单位的设立,是因为去年南港事件导致英国各地出现了多起示威活动。而警方在处理这些事情时,发现对社交媒体上的动向了解不够,相对被动。
因此,英国政府现在想通过这个专门的小组,更主动地掌握网上舆论,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目前,该小组的资金目前计划到2026年,之后是否继续开展工作,还要看政府的预算安排。
不过这个举动也引发了不少争议。一方面,有人支持,说这是为了保护社区安全、避免暴力事件发生;但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人担心,这是不是等于政府开始盯着老百姓发的帖子?如果有人发表一些情绪激动或者不太“政治正确”的话,会不会被误认为是在煽动事端?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监控会不会影响大家说话的自由?
在英国,法律是保护言论自由的。就算一个人对移民政策、政府措施不满,只要没有鼓动暴力或者违法行为,他就有权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警方的社交媒体监控过于宽泛或没有透明标准,可能会让人不敢说真话,造成“寒蝉效应”。
并且,7月25日全面实施的《2023年网络安全法案》(Online Safety Act 2023)也让很多人感到担忧,不少人认为一些并不一定会影响到青少年儿童的内容,也会因为政府的过度审查而被“屏蔽”。
目前,已经出现相关的议会联署反对该法案,并且已经得到了超过42万个签名。根据法律规定,英国下议院将必须根据该联署的内容进行讨论,并给予回复。
→访客签证1年180天停留时间属误传?到底咋回事?
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一种说法:拿英国访客签证,一年最多只能待180天。但其实,你如果仔细查找有关访客签证的规定,根本找不到有关180天的描述。
难道,这只是个“移民都市传说”?
是的,在有关访客签证的移民规则里,并没有所谓“一年最多待180天”的硬性限制。真正的规则是:每次入境,最多可以停留6个月——无论你是拿单次签证,还是两年、五年、甚至十年的多次签证。只要你每次不超过六个月、在签证有效期内离境,就不算违反规定。
那为什么会有“一年内不超过180天”的说法呢?主要是因为英国移民官在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来英短暂停留”的时候,会看你整体的出入境记录。如果你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英国,比如每次都待满六个月、频繁进出,那就容易被怀疑你其实是想“变相定居”,不是单纯来旅游、探亲或办事。
所以说,虽然“180天上限”不是铁律,但确实是个参考标准。如果能控制在这个范围以内,比较容易被认为是真正的访客,不容易被拒签或拒绝入境。
鉴于此,丽莎也建议大家,不要违反移民规则,更不要让移民官员认为有长居英国的移民倾向。如果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咨询丽莎移民部。
→英政府自查:入境许可被拒,程序不公可反馈
本周,英国边境与移民事务独立首席监察官(ICIBI)发布通告:启动一项关于“入境许可被拒或取消”的专项检查,现正公开征集相关证据。
凡是了解或亲身经历过入境英国时被拒绝或取消入境许可的当事人,均可提交意见与建议。
本次检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边境部队在机场、港口及英法联合边检点拒绝入境的决策过程;现行做法的效率与一致性;对承运机构及旅客的影响;以及边境数字化对识别问题个体的能力带来的影响。
此次征集将持续至2025年8月20日,所有信息将用于帮助界定检查的重点与范围。尽管提供的信息可能被引用于最终报告中,但监察官办公室承诺不会公开资料来源,所涉及案例也将尽量匿名化。
简单来说,这是英国政府对此移民系统的一次“自检”,如果有曾经历过类似情况的当事人可以反馈自己的情况,这将有助于提升移民系统的水平。
需注意的是,ICIBI无权处理申请,本次的检查只聚焦于是否存在制度性问题。如果您曾遇到类似的情况,可以通过电子邮件refusalsinspection@icibi.gov.uk提交材料。
→非法打工被抓,称做志愿者能免除罚款吗?
有些雇主有时候会理所应当地认为:只要不发工资、说好只是“来帮忙”或“学经验”,就不算雇佣员工。但最近一宗在英格兰初级法院审理的案件表明:这种想法不仅站不住脚,还可能带来高达数万英镑的罚款。
这起案件发生在英格兰东北一间便利店中,在一次移民执法查访中,他因为店里出现两名没有合法工作身份的人而被内政部罚款8万英镑。每人4万,原本每人应罚4.5万,因配合调查获得了部分减免。
这两名被抓的女性是店主朋友的侄女,原本在护理行业工作,但后来失业了。店主明确表示:他只是出于好意,安排她们来店里“学习”,没有发工资,只是帮她们积累点零售经验。
店主坚称,这不是“雇佣”,只是“志愿服务”。
但内政部的执法人员实地走访后发现,两人并不只是“看看学学”,而是真正在操作店铺业务:她们接待顾客、卖酒、操作彩票机、收发包裹、整理货架、打扫卫生,还排了固定的轮班表,连续七天都在岗。
更关键的是,她们表示:在完成培训后,每小时工资仅为5.5英镑。虽然这一工资标准远低于英国最低工资标准,但仍说明她们有“拿工资”的期待。
案件最终提交法院审理,店主提起上诉,认为自己没有真正“雇佣”她们,罚款过高,不该承担责任。
法官详细分析了什么才算“雇佣关系”。按照英国法律,是否有“雇佣关系”不光看是否签了合同,还要看有没有以下几项:
雇主是否安排了工作;
参与者是否亲自履行任务;
双方是否有“约定义务”;
雇主是否对参与者具有基本的管理与控制。
换句话说,如果你要定期到岗、有明确任务、接受店主指挥安排,并且你期望在完成“试用”或“培训”后能领工资,那这就不是“来帮个忙”,而是构成“就业”了。哪怕工资低、培训期长、没有正式合同,也不能逃避“雇佣”这个事实。
最后,店主请求减轻罚款,但法院表示:内政部的罚款是法律所明确的,只要程序合理,法院无权随意打折。更糟的是,店主本有机会通过“快速支付”减免30%的罚款,但因为提起上诉并失败,这个优惠也失效了。
丽莎提醒广大雇主:如果店里让人来“免费帮忙”,哪怕没发工资,只要这些人实际上参与了日常运营,而且没有合法工作身份,就可能构成非法雇佣。一旦被查,罚款金额对小企业来说可能是“灭顶之灾”。因此,雇主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工作权检查,如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咨询丽莎移民部。
好了,本期的《丽莎移民快讯》就到这里。如果您对于文章内容,或者其他英国法律方面,有任何疑问,都欢迎进一步咨询丽莎律师行。
任何英国税务方面的问题,也可以联系咨询丽莎会计行。
觉得丽莎的文章不错?请不要吝于点赞和转发!您的支持是丽莎继续前进的动力,我们将尽力为莎粉们提供最新最全的实用信息。
> 丽莎律师行 —— 最具国际化视野的英国华人律师行,专精于商业、房产、移民、家庭和诉讼法。<
丽莎律师行联络邮箱:info@lisaslaw.co.uk
联络电话:020 7928 0276
联络微信号:lisaslaw007
扫一扫,《丽莎知道》微信公众号: